1111人力銀行裡面儲存了無數位求職者的個人資料以及隱私資訊,但日前過去曾經揭露過銓敘部公務員個資的網站 RAID FORUMS 又張貼了來自 1111 人力銀行的資料庫,包括詳細的姓名、生日、電話甚至地址、學籍、任職公司和職稱都非常完整,總共多達 20 萬筆資料以 8 歐元的價格出售,據了解,只要在 1999 年至 2010 年間曾登錄過求職資料就可能被外洩。
今天一篇由《鏡傳媒》發表的報導因為觸碰到敏感的網路隱私問題,在網路上掀起一陣撻伐,各界對於參與該篇報導的記者未明查便先斬後奏、殺人式下標法感到不以為然。
好手在早上已經針對這個議題做了簡單條列式討論,目前在《INSIDE》、《風傳媒》也有更多的討論,本文就延續做更進一步的討論及說明。
新版個資法上路以後,在個資保護責任方面有了更明確的定義,蒐集個資的一方有義務善盡保管之責,因此企業更應該小心謹慎的處理與個人相關的資料。
日前城邦出版集團旗下的「POPO 原創市集」就發生了一件由於系統漏洞,而極可能導致個資外流的事件,我們就用這個案例來說明企業、駭客和一般消費者(使用者) 在這整個事件中所必須擔負的責任。
去年 (2012) 10 月新版「個資法」正式上路,對所有公司都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妥善的處理這些資料,經營者或是負責人員都可能必須負起民事、刑事和行政責任,罰鍰也不再是輕如鴻毛,因此不論你企業內主管還是員工,都不能忽視「個資法」所帶來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則要針對稽核紀錄 (Log) 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實務上的做法。
相信大家對於網路上的各種人肉搜索、不雅照外洩等事件應該是耳熟能詳,對於電子信箱中的垃圾郵件和煩死人不償命的行銷電話也都已經習以為常,不過在您看到文章的這個時候,這些行為都可能必須負起民事、刑事和行政責任,因此不論你是一般平民老百姓還是企業內的員工/主管,都不能忽視「個資法」所帶來的影響。
任何合作或疑問洽詢歡迎寫信至聯絡信箱,我們將儘速與您聯繫。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