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Facebook 公布個資外洩檢測網站,讓用戶一秒就能查看自己的個資是否已經洩漏,只要在個人 Facebook 登入狀態下點選網站,就能查看結果。
前幾天因為國外媒體爆料康橋分析 (Cambridge Analytica) 曾將大量 Facebook 上「個資」洩漏給第三方公司操控網路口碑並影響選情,加上 Facebook 官方在事發後迅速刪除其相關帳號,在國外甚至發起了大規模抗議及刪除 Facebook 帳號 (#deletefacebook) 的網路運動。就來談談數位人格吧!
今天一篇由《鏡傳媒》發表的報導因為觸碰到敏感的網路隱私問題,在網路上掀起一陣撻伐,各界對於參與該篇報導的記者未明查便先斬後奏、殺人式下標法感到不以為然。
好手在早上已經針對這個議題做了簡單條列式討論,目前在《INSIDE》、《風傳媒》也有更多的討論,本文就延續做更進一步的討論及說明。
中國對網路審查和內容監視不斷有新的手段出現,行動通訊也難逃魔爪。昨天(28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今日發佈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更進一步要求 Apps 除了實行實名制外,還要把使用者的使用紀錄儲存60天並通過內容審核管理機制,等於使用者在使用中國的 Apps 時須將隱私資料完全裸露給開發者儲存,範圍將包括文字、交易、信件、圖片…等,即便官方美其名的表示是為了加強互聯網 App 訊息服務的規範管理,但事實上卻是對網路進行更深層的監控,8月1日就會開始實施。
根據 TechCrunch 的報導,Uber 在近日開放了 API,並與聯合航空、星巴克等十一家業者結盟合作,Uber 期望藉由 API 的開放,讓業者能夠提供顧客更全面及優質的服務,也能替 Uber 帶來更多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
根據 API 文件的描述,目前 Uber 開放的 API 共有五大功能,其中三個功能與叫車、計費相關,但其中兩樣功能卻有洩漏消費者個資的疑慮。
去年最夯的 App 大概非 Snapchat 莫屬了 -- 這個深受青少年喜愛的社群網路,號稱下一個臉書,幾個月前才剛婉拒了臉書30億美元現金的併購提案,以及騰訊估其價身為 40億美元 的投資提案。但就在新年的第一天,Snapchat 460萬用戶的個資(帳號、電話、位置),被放到了網路上供人下載!
任何合作或疑問洽詢歡迎寫信至聯絡信箱,我們將儘速與您聯繫。
最新留言